追梦基层永不悔选调热血铸青春

时间:2022-05-19 11:17:45 来源:商洛市柞水县委组织部(通讯员:周建波) 阅读数: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首站便来到了我的第二故乡——柞水。在柞水获得总书记“小木耳、大产业”的点赞后,作为一名“新”柞水人,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来柞至今已近四年,静心回望这几年的基层生活,满是收获与感悟。

立志励志,投身基层练本领

2018年8月,背上行囊,只身从山东老家来到了柞水。初到柞水,总有人好奇地问:你一个外地女娃娃,跑到我们柞水这个山沟沟里为了个啥?也有人质疑:“这娃肯定是来体验下生活,过不了两天就要走喽。”外人的不理解和质疑,并未动摇我的初心,对我来说选择这条路并非偶然,而是与我个人经历息息相关。我出生在鲁西北小县城的一个普通家庭中,父母都是纺织厂的普通工人,母亲本就身体虚弱再加上过度操劳曾多次住院治疗。在母亲经历过两次大手术之后,高额的治疗费用让我们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当地街道办的干部了解我家情况后,协助我们申请了低保救助,并为我和妹妹争取到教育补贴。正是政府和基层干部的帮助让我们家度过了最困难的几年,也让我有机会走出鲁西北的小县城,进入天津大学深造,“为民办事”的种子那时就在我心中生了根。在天津大学学习的四年中,接受了“家国情怀”的熏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基层的信念,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经历过贫困的人。因此,毕业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陕西、选择了到基层为处于贫困一线的群众服务。

吃苦吃劲,主动担当承重任

在柞水的这四年,我尝遍了基层的苦辣酸甜,正是这多滋多味的经历,锻炼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我。翻开手机,一条条的备忘录构成了我四年来工作的缩影。“2018年12月22日,冬至,合疗收缴工作完成,共开票据527张”“2019年8月23日,处暑,通宵录入脱贫攻坚项目库信息”“2020年7月24日,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推进中”“2021年12月31日晚,逐户开展‘敲门行动’,逐人核对近期行程轨迹,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我们必须打赢!”······寒来暑往,我在陕西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四年来,我曾在大雪封山的冬日与同事步行进入深山,只为上门为社区的两位五保户老人做养老保险年检;在落英缤纷的春日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清理院落垃圾、开展环境整治;在流金铄石的夏日与社区的同事一项一项核对录入扶贫信息。几年的拼搏与奋斗让我从群众和同事口中的“外地女娃”变成了“小田”,从进村入户时拘谨腼腆的“城里娃”变成了与群众烤火拉家常的“村姑娘”,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学生变成了能吃下苦、冲在前的基层干部。

定心诚心,脚踏实地望星空

回顾基层的这几年,繁忙的工作也曾让我倍感压力,有段时间也曾质疑自己这样熬夜加班工作到底值不值得?但是时间很快给了我答案。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来柞水考察的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到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开展工作。当时这一户家中正好有客人在,户主阿姨热情地拉着我的手,主动向客人介绍我,细数在我帮扶的一年里所享受到的各类好政策和点点滴滴的事情。那时我突然意识到,之前的努力和投入已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我正在一点点蜕变成群众所期望以及我努力想成为的人,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翻开手机的聊天记录,里面保存着我跟另一位陕西选调生校友的对话,聊天中校友提起,她曾听我介绍过柞水,当时感觉不熟悉很陌生,而如今能在央视新闻中看到柞水、看到陕西,感觉非常激动,能够在陕西扎根立足,也让我感觉与有荣焉。

不管是群众的认可还是大学校友的分享,都让我深深为自己当初选择陕西、选择选调生、选择基层而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将更加坚定信念、淬炼本领,扎根基层、奋发作为,在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跑出自己青春赛道上的最好成绩!

(田思媛,2018年选调生,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镇长助理。)